本网讯(通讯员 李严军 余巧艳 何丹 王兴民)今天咱们聚焦九嶷素米。为啥叫“素米”?答案就藏在九嶷山的稻田里。金灿灿的稻浪,沉甸甸的稻穗,就是让乡亲们致富、让市民安心的九嶷素米。它的“香”,不仅是米香,更是生态香、产业香!

金秋十月,湾井镇周家坝、田心村的万亩稻田迎来丰收季。阳光洒在稻穗上,泛着金色的光。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轰隆隆”的机声里满是丰收的喜悦。种粮大户李进宣今年流转了150多亩大田,上半年种烤烟,下半年种水稻,“烟稻轮作”的日子踏实又红火。“晚稻和好放心米业签订合同,等收的时候,我们就收起直接送到他们那里去,让他们去烘,我们就省心了。”宁远县湾井镇种粮大户李进宣说道。
刚收割的稻谷,带着田间的气息第一时间运往十里铺工业园的好放心米业。工作人员依次做好信息登记,爬上粮车从谷堆中随机取样,送往实验室检测。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稻谷重金属检测体系,只有合格稻谷才能进入加工环节,加工后的大米还会留样备案,为粮食安全筑牢溯源防线。“凡是送来我们厂的稻谷,都要经过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下车入库。”宁远县好放心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检测员李艳兰表示。

作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这里的全自动烘干机、烘干塔、精加工生产线及仓储设备一应俱全。1.5万吨恒温恒湿仓储库,给稻谷3个月左右的“休眠期”,让米粒牢牢锁住水分和香气。碾磨成米后,还要再存放1-2个月“醒米”,才能达到最软滑筋道的口感。从田间到车间,每一步都蕴藏着九嶷素米的“品质匠心”。“我们把住源头第一关,所有稻田都种野香优系列优质稻。通过‘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模式,现在已经联结了8000多户粮农,建起10万亩示范基地,要让好米从好‘土壤’里长出来。”宁远县好放心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隆彩益介绍道。
有了好的“土壤”,更少不了科技赋能。在中国农业大学宁远科技小院,师生们扎根田间深耕“烟稻轮作”绿色模式:上半年烤烟留下的养分滋养水稻,化肥投入减少30%;水稻生长时又能抑制烤烟常见病菌,形成“烟养稻、稻护烟”的生态循环链。“‘烟稻轮作’是个好模式,既能保护土壤生态,又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是条实实在在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彭浩渺称赞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九嶷素米的“香”,更离不开政策的“托底”。近年来,宁远县为确保粮食稳产丰产,持续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放各项奖补累计每亩不低于300元,为粮食生产稳底盘、提信心。“我们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开展一喷多促等技术,让农户用药量减少30%左右。”宁远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贺荣华说道。

在好放心米业的生产车间,“普米”和“精米”两条现代化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天能加工150吨大米。从高端礼盒到真空礼品袋,再到亲民大众款,九嶷素米凭借晶莹透亮的色泽、柔软滑韧的口感,成了市场上真正的“放心米”。在宁远的大型商超和粮油店,其销量常年稳居大米品类榜首。“我们店里有十几个品种的大米,九嶷素米卖得是最好的,我一年能卖十几万斤。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我都会提前多备点货,防止到时候卖断货。”“这个九嶷素米,又香又软,价格也实惠。我总是买这个米吃的。”经销商和市民纷纷称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九嶷山下的生态稻田,到千家万户的餐桌,这一粒粒九嶷素米,不仅折射出宁远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的战略定位,更托起粮农的增收希望、市民的安心饭碗。这,就是“一粒素米香万家”的底气。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严军 余巧艳 何丹 王兴民
编辑:李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ningyuan.gov.cn/content/646955/95/1540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