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严军 范姜茜子)宁远县老汽车站的修缮工作接近尾声,这座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建筑又露出了当年的模样。近日,记者找到曾在这里工作20多年的老站长李松青。这位80多岁的老人一开口,就把我们拉回了那个艰苦而又难忘的年代。
“那时候县城很小,只有东门街、南门街,码头又挨到东门广场,县武装部、县委机关政府都在那边,所以蛮热闹,是个好地方。我上班的时候只有面把桌子人、客车两台,还是由地区公司派来的,宁远县当时没有客车。”李松青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在那个“出行不便靠走、运输靠驮”的年代,这两台客车成了连接城乡的稀罕物。老站长表示,那时候车站虽小,却是全县最热闹的地方之一。车站对面是桐山税务所,出口大门左侧就是副食品店和一个门店,再出门的对面是有个饮食店,那时候是饮食服务公司管。车站是两层楼,候车室就一点点宽,一楼是候车室、售票厅、行包房,行包房就是旅客带的东西过板,起运。二楼就是公铺室、票据室。公铺室就是放东西的仓库,公铺室有一二十个铺。司机行车不管是跑短途的还是跑长途的都要到这里住宿,有个安心的地方。
如今站里墙壁上的毛主席语录和住宿登记处字迹还清晰可辨。1986年,汽车站搬到湘运车站,规模大了、车子多了,但老站长说,有些东西从没变过。他早年从服务员做起,之后又干了十多年跟车服务的工作。那时候正提倡宣传毛泽东思想,他就带动旅客一起唱歌、一起学习,旅客们也都很开心。当时条件艰苦,老百姓出门很不方便,他始终一心一意为旅客服务。“只有让大家满意了,自己才算尽到了责任,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要一代代传下去。”李松青说。
目前,宁远县还在推进东外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让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建筑,继续讲述新时代的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严军 范姜茜子
编辑:李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ningyuan.gov.cn/content/646954/58/1535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