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严军 何丹)东外街历史文化街区修缮现场,青砖黛瓦渐露雏形,一座按原规制重修的九疑观正重现风貌。这座曾因年久失修倒塌的古建筑,虽然只是修复了一部分遗存,却已然唤醒了人们对东外街尘封的历史记忆。
探寻九疑观的变迁脉络,记者来到了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查阅了相关史实资料,找到了一些关于九疑观变迁的线索。其中,《重修九疑观碑记》详细记载了它的前世今生。“九疑观,我们查到这个县志。在老县志里面有记载,最初是建于九疑山的三峰石下,然后从九疑山又搬迁到老县城的泠道故城。”宁远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郑成德说道。
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当时县城从泠道故城迁至现址,取“武定功成,远方安宁”之意定名宁远。宁远古城依泠江河而建,逐步扩建城墙后,九疑观所在区域恰处古城东门之外,“东外街”的地名也由此而来。郑成德表示,九疑观是从泠道故城搬迁来的,公元965年的时候,县城从泠道故城搬到了这里。那时候,九疑观就随县城一起搬到了这里,至今已经有1060年的历史了。
作为当年东门街的标志性建筑,九疑观,曾规模宏大、香火鼎盛,有道士在此修行。岁月流转中,这座砖瓦结构的古观逐渐荒废,只留下断壁残垣的记忆。如今,重修工程让它再度矗立在东外街的街巷深处,意义非凡。
九疑观的重修不仅还原了古建筑风貌,更串联起东外街的历史文脉,让老街区在修缮中留住了时光的印记。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严军 何丹
编辑:李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ningyuan.gov.cn/content/646954/51/15359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