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宁远:产业兴旺带就业有效衔接促发展
2025-05-06 16:06:02 字号:

本网讯(通讯员 李严军 何丹)近两年来,永州市城发集团及园林绿化服务中心驻宁远县九疑瑶族乡新塘村工作队扎根乡村,聚焦强组织、兴产业、优服务、美环境等工作,带动村民家门口增收,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塘村获评市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进村”。

【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宁远:产业兴旺带就业 有效衔接促发展_副本500.jpg

春夏之交,新塘村70亩葡萄园枝繁叶茂、初挂果实。十多位本村及周边闲置劳动力正忙碌地剪枝、疏果,其中不少是因年纪大不便外出的村民。他们在基地务工,每日都有稳定收入。“我们总在基地做事,做一天90块钱。我觉得很好,离家里近啊。”今年63岁的村民黄小初说道。

这片100多亩的产业基地,原是脱贫攻坚期长丰集团驻村帮扶建成的村级集体项目,包含果园、鱼塘等。如今,基地流转给返乡能人陈友军,依托九嶷山景区开发,打造集共享菜园和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亲子乐园。“我们这果园最多的时候有三十几个人做事,正常的情况下就是二十来个左右,一年工钱就有六、七十万。我自己纯利润不是很大,但是我是本村的,就想带动村民有一点钱赚。”宁远县辰华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友军表示。

【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宁远:产业兴旺带就业 有效衔接促发展2_副本500.png

相隔不远的新四季农创园占地200多亩,土地多从新塘村流转。园区划分火龙果、育苗棚、生态棚等区域,引进台湾及国外的火龙果、番石榴、芒果等热带水果,还有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地蔬菜,有力带动九嶷山现代农业和休闲采摘产业发展。园区采用有机肥种植与人工除草,用工量较大。“我们用工每天少则有十五、六个人,多的话有三、四十个人一天。这边的用工是密度比较高的,包括种植、除草、施肥、剪枝等,大部分是新塘村及附近的村民。”九嶷山新四季农创园运营总监黄城中介绍道。

2018年长丰集团驻村工作队撤队后,新塘村产业发展遇阻。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帮扶,立足本村资源,巩固传统产业,以土地兜底流转、经营权入股等方式盘活资源,构建多元产业格局。“我们来了以后,在长丰集团原来帮扶的基础上,利用新塘的地理优势,整合原来的火龙果园、葡萄园等,把它们串联起来,继续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打造一个农旅融合的产业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九疑瑶族乡新塘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唐荣斌说道。

【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宁远:产业兴旺带就业 有效衔接促发展3_副本500.png

两年来,驻村工作队聚焦村党支部组织建设,通过“传帮带”和党建联建活动强化党组织凝聚力。新塘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356户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多元化产业链。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6万元跃升至3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提升2100元,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新动力。“我们村近两年在市城发集团和市园林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村里面的集体产业持续发展,带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基础设施逐步得到了完善,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力地提升,成为了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村。”九疑瑶族乡新塘村党支部书记陈阳九说道。

【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宁远:产业兴旺带就业 有效衔接促发展4_副本500.jpg

驻村期间,后盾单位领导26人次到村调研,帮扶责任人入户339次,落实帮扶资金25万元,引进项目资金近10万元。村民彭庚成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危房改造等政策帮扶下,全家建起了新房,并成功脱了贫。此后,他每年种植30多亩水稻,靠科学种植增产增收,农闲时还在建筑行业打零工,家庭生活显著改善。“不管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都享受了党的好政策。今后更加努力,把生活过得更好。”谈到今后的生活,彭庚成信心满满。

工作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如今,新塘村旧貌换新颜,村容整洁美观,乡风文明和谐,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新气象。“我们驻村工作就是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拿移风易俗来说,村民操办红白喜事有些互相攀比,通过我们深入的工作,拉家常、讲利弊,大家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现象少多了。”九疑瑶族乡新塘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唐荣斌深有感触地说道。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严军 何丹

编辑:李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