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周宇群 蒋杰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宁远县鲤溪镇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融合发展之路,让田野涌动着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
该镇推行 “党建 + 产业” 模式,打造 “一核三线五区” 示范亮点,增强村级 “造血” 功能。仙马石村通过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锥栗、西瓜等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 7 万元;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开展种植管护培训,姜家洞村党员带头试种富硒黄桃,带动村民增收。“我们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流转土地1000亩,安装智能灌溉设备,既节省了30%的灌溉成本,又让亩产提升了20%。”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
在镇党委、政府的统筹下,“一村一品”格局逐渐成形,白云岩村千亩油茶基地年帮助40余村民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大观堡村有机萝卜远销粤港澳,下庄古法红糖、百家岭富硒黄桃等品牌 “出圈”。全镇2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村均收入超7.5 万元,2个村达20万元。
“以前下雨天出门两脚泥,现在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下庄村民李大爷指着新修的排水沟感慨道。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党员干部带动村民改善环境。14.49万亩林地精细化管理,森林覆盖率56.69%,公益林、天然林补偿年均超2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300余元。组建 “护绿志愿队”,全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主要河流水质稳定在Ⅱ类。
“有事好商量”已成为鲤溪镇基层治理的常态。党员干部每月走访解民忧,上半年解决住房安全、道路硬化等民生问题35个。27个村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推动 “厚养薄葬”,如瓜石村村民简化丧事,30桌酒席简化为10桌,节省开支1万余元,以文明乡风助力基层治理。
目前,鲤溪镇龙形头水库、肉鸽养殖基地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持续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篇章 。
来源:红网
作者:周宇群 蒋杰强
编辑:肖益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ningyuan.gov.cn/content/646943/96/1525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