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严军 骆丽霞 李婧)宁远县桐木漯瑶族乡依托山乡资源禀赋,巧做“立体文章”,通过空中绿能、地面粮仓、水中珍品的多元产业布局,带动瑶乡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晚稻产量高,效益好,因为赶时间,我们尽量用机械插。”炎炎烈日下,桐梓坪村的种粮大户谢兴生正带着几位村民抢插晚稻。今年,他流转了80多亩土地,上半年种烤烟,下半年种水稻。算下来,一年的亩产值能超过6000元。
上龙盘村的梯田,因为田块较小,不便于插秧机插秧,村民们就采取机械犁田、人工插秧的方式。今年,上龙盘村共落实晚稻种植面积280亩,比去年增加了30多亩。
大山深处的桐木漯村几乎没有水田,村民盘石玉在这里建起了生态石蛙养殖场。他在养殖场里种上石菖蒲,引入清澈的山泉水,模拟野生石蛙的自然生长环境。如今,养殖出来的成品石蛙价值不菲,卖到一百多元一斤。“石蛙对水质的要求非常的高,又要温度低,还要井水出来的山泉水,真正养成功的话,效益还是可以的。”盘石玉说道。
桐木漯瑶族乡位于宁远县最北端,山多地少。乡里立足瑶乡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屋顶光伏、石蛙养殖、糯高粱育种、竹木深加工等特色产业,持续提高村民的产业收入。
“我们围绕乡村振兴,打造‘水陆空’立体产业。向‘空’要绿能,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输送清洁电力;向土地要效益,稳产优质稻谷,发展林下经济;向水要特色,发展生态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宁远县桐木漯瑶族乡副乡长唐伦顿介绍道。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严军 骆丽霞 李婧
编辑:李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ningyuan.gov.cn/content/646942/99/1518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