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宁远:“夕阳红”智撑“家乡美”
2024-03-03 11:38:25 字号:

本网讯(通讯员 荆道滨 刘惠元)“国家九部委联合发文,号召老同志回去建设家乡,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大多数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都想回报家乡,只要县委、县政府牵线搭桥,正确引导,老同志对乡村振兴将会产生很大作用。”退休干部乐才明在座谈会上说道。

据悉,宁远县现有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7571人,70岁以下退休人员3987人,占比52.66%。如何让这些身体条件好、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乡土情怀浓的退休人员发挥作用?宁远县从“选用留”三字着手,让那些真正愿意“卸甲归田”,回村建设家乡的退休人员没有“回不了”的困境,拥有“干得好”的支撑。

有“来头”,选准人。建立上下联动机制,由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牵头,以乡镇(街道)为主体,村(社区)为单位开展拉网式调查,全面摸清退休人员底数、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等情况,摸清“家底”。根据退休人员的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按照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农业、党建等领域分类建立了3000余人的退休乡贤数据库。参照干部选用比选办法,从政治思想、身体素质、专业特长、乡土情怀、奉献精神等方面综合比选,将真正有素质、有能力、有感情、有责任、有担当、有威信的退休人员选出来,激励他们回乡建设家乡。

有“兴头”,搭好台。致力政府“搭台”,让退休人员“唱戏”。进一步拓展老科协、关工委等“涉老组织”功能,结合主题党日,在退休人员中举办“思想政治大讲堂”“我的家乡我建设大讨论”等活动,激发退休人员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探索试行“乡贤议事厅”,定期召开专题座谈会,鼓励退休人员围绕主题,结合自身经历,聚焦最能发挥自身优势、最能服务农村各项事业的着力点,从助农增收、农村文化提升、农村人才培育、农村发展治理、农业品牌建设等多个维度,踊跃献言献策,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组建以退休干部为主体的“政法五老调纠团”、“五老宣讲团”、“老科技工作者科普专家团”等老年志愿服务组织12个。鼓励有经济工作经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退休干部,回乡创办发展项目,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上的带头示范作用。

有“奔头”,能出彩。组建联合调研组,采取座谈访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全县退休人员回乡建设的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建立规范参与机制,明确退休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定位,规范其参与建设家乡的运行机制和程序,形成村“两委为主、退休乡贤为辅”的乡村管理议事机制。对在乡村建设工作上作出突出贡献的退休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鼓励行政村设立退休乡贤榜、荣誉墙,营造行善、崇善、尊善的良好氛围,提升退休回乡人员“衣锦还乡”的存在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通过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已有16名退休人员回村任职,涌现出厅级干部回乡当村官,自掏腰包创建“红军之家”的林祥胜;研发出高粱制种新技术,亩产由30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荣获“全省科技创新金奖”的退休农技员鲁茂祥;在家乡建立瑶俗文物展览室,开发万亩杜鹃花景区的瑶族退休干部赵文升,宁远退休人员返乡建设家乡蔚然成风。

来源:宁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荆道滨 刘惠元

编辑:周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