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宁远:推进校院企合作 促进人才产业协同发展
2024-08-29 16:47:22 字号:

本网讯(通讯员 刘福 欧阳群峰)近年来,宁远持续推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日前,华南理工大学与宁远县汇盛鞋业共建的集科学研究、市场分析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功能性鞋材研发中心暨大学生实践基地建成落地,为全县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宁远:推进校院企合作 促进人才产业协同发展_副本500.jpg

(华南理工大学与汇盛鞋业共建功能性鞋材研发中心揭牌仪式)

出台“政策+机制”,在保障上尽心尽力。坚持制度先行,强化各方面保障。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校院企地工作指导小组,全面完善校地协同推进会商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县域内企业的联系常态化、经常化,定期发布全县重点产业领域重大合作需求,协同解决技术难题、人才培养、合作共建等问题,推动校院企地良性互动。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科技成果在宁转化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校地实践基地,营造“联校联院联所”的浓厚氛围。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在外科技拔尖人才和高端柔性人才等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牵头作用,院校精准对接,靶向靠前服务的作用,建立“县委领导、部门牵头、学校统筹、院系为主、校地协同、广泛参与”的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成果在宁远转化落地。

宁远:推进校院企合作 促进人才产业协同发展2_副本500.jpg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省派科技特派员黄生强在指导九嶷山兔育种)

建设“平台+基地”,于实践中释放活力。坚持实践导向,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深度融合。搭建共建平台。以产业园区为主,挂牌实践基地为辅,联姻“名校名院名所”,打造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县委、县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首个在湘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形成“一院双基地”格局。汇盛鞋业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发中心,通过平台建设形成资源共享,为人才作用发挥和价值体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现“双赢”局面。打造交流基地。以产业为主,引进相应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入驻,共建交流基地,充分发挥院校智力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全县成立“校企”“院地”挂牌交流基地9个,吸引1.5万人次参与学习培训、社会实践、技术交流、创新探讨等活动中来,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注入了强劲动能。树立标杆示范。坚持以点带面,树立一批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等主体深度融合、协同发力的标杆和典型,辐射更多新创主体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彰显地方特色、打造地方优势、形成地方模式。目前,已树立汇盛鞋业、康德佳、乐田农业等标杆6个,极大地促进了产学成果运用。

宁远:推进校院企合作 促进人才产业协同发展3_副本500.jpg

(中国美术学院、宁远人才小分队和大元社留守儿童一起做墙绘)

整合“渠道+资源”,为产业兴汇聚合力。立足校院企合作,最大限度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促进精准对接。全面建立在外优秀人才库和本土乡贤人才库,聚焦全县“一主一特”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通过数据分析,提升借脑借智的精准性,实现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精准对接。中南大学王海燕教授受邀入驻宁远秉康新材料有限公司,为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把脉护航等,取得良好成效。推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集聚作用,帮助本土科技型企业找产品销售渠道、找融资、找平台、找技术、找合作伙伴,实现资源共享。科技小院吸引6所高等院校、10个社会团体来宁现场指导和开展洽谈合作。乐田农业科技利用省农科院科技技术,生产的“黄金奈李”荣获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竞赛优质果品大赛银奖。实现互利共赢。运用本地生产基地,吸引高校或科研院所来宁开展促学促研活动,实现双方协同发展。中国美术学院派驻20余名师生赴大元社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大元社的留守儿童带来专业美术指导;华南理工大学选派30余名学生赴汇盛鞋业开展就业专项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达到互利共赢目标。

来源:宁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福 欧阳群峰

编辑:廖芷谊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