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会农 廖芷谊)“利剑护蕾-2023”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宁远县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组织全县公检法司系统74名法治副校长“利剑”出击,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坚持“五个突出”,切实营造未成年人保护浓厚法治氛围,形成教育一批、帮扶一批、震慑一批、打击一批的良好态势,从源头上彻底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全面筑牢“护蕾”防火墙。
突出高位引航,在压实政治责任上做实功。坚持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作为“护蕾”政治责任,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各乡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界协同配合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着力构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保护体系。完善法治副校长管理考核奖惩办法,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奖惩措施,落实工作经费,从制度上确保“护蕾”法治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校防性侵防欺凌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含幼儿园、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县委书记、县长、政法委书记、公检法司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带头进校园上法治课,15家成员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自身职责深入校园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合力画好保护未成年人的“同心圆”。
突出专业引进,在提升履职能力上谋实策。为全面提升法治副校长履职尽责的专业化水平,县司法局在全市率先组织开展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专题业务培训,邀请县内知名专家老师,围绕学生、老师、家长三大不同群体,精准有效讲好防性侵这关键的“三堂法治课”开展专题辅导培训。从不同角度、维度和深度精心设计课件,因人施教,寓教于乐,让法治宣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走深更走心,护蕾更周全,深受群众好评。
突出先锋引领,在凝聚宣传合力上办实事。依托法治副校长先锋模范作用,“孵化”校园普法专业化团队,持续完善“家庭+学校+部门”联动宣传模式,充分发挥“八五”普法讲师团、乡镇(街道)司法所、公职律师、政法五老、专家名师、文艺协会等作用,联合家庭、学校和社团力量,深入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确保“护蕾”法治宣讲全覆盖、无死角。采取以案释法、场景模拟、问答互动、文艺演出等形式送法进校园,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让学校监管“严”起来,家庭责任“实”起来,自我保护“强”起来,全面筑牢防性侵、防欺凌“安全网”。今年以来,该县共开展“防性侵防欺凌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390余场(次),免费发放《中小学校普法读本》60000余册,收到法治征文400余篇,受教育师生达14万余人次,普及率覆盖率均达100%。
突出正面引导,在营造宣传氛围上见实效。率先在政法部门微信公众平台、政府网、政务网、电视台开辟法治专栏,“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校内校外立体覆盖。强化舆论引导,发布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等法治宣传内容200余条,20个司法所设立“防性侵、防欺凌”法律服务咨询台;每所学校、每个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防性侵”举报信箱,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保持冒头就打、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利用农村“村村响”广播加强“防性侵”专题法治宣传,形成妇孺皆知、全民防范的浓厚氛围。专项行动以来,该县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发表专题宣传报道40余条,列全市前列。
突出关怀引路,在强化帮扶教育上出实招。联合司法、教育、民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常态化开展“留守儿童公益普法行”、“法护新苗”、“圆梦微心愿”、“情暖高墙”等多项关爱未成年人专项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湖南省“逆风飞翔 关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项目,加强与义工协会、慈善志愿者协会、乡聚缘爱心团等社会公益组织合作,结对帮扶服刑人员子女、孤困孩子32人,每年提供助学金20余万元。针对县内2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严格按照社区矫正法相关规定,坚持个别化矫正、帮扶教育为主的工作理念,严格落实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保护措施,无一人脱管失控,无一人重新犯罪。积极指导人民调解参与妇女儿童的家庭纠纷化解,重点针对隐私性和敏感性较强的家庭暴力、抚养等问题,缓解家庭矛盾。同时,加强对离异家庭、精神疾病家庭、重残重疾家庭、服刑人员家庭、特困家庭等特殊群体未成年子女及倾向性、苗头性未成年人的精准帮扶教育,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法治教育和监管,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来源:宁远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会农 廖芷谊
编辑:肖益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ningyuan.gov.cn/content/646741/53/12877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