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5月13日讯(通讯员 刘宪 老安)在宁远县柏家坪镇刘均申村有一个这样的村主任,他叫刘兴文,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村民们喜欢称他为“蠢子村官”。
2017年他被选为村长,上任伊始,他发现,一个近3000人的村,仅靠一口“黄龙吐水”的水井来维持全村人的生活饮用,一旦遇到大旱,群众饮水困难,他急在心里。
他主持召开党员会,谈自己的想法:“我们要想办法把本村的自来水工程搞好。从蔡漯里把水引进村里的李家山,建设蓄水池,过滤消毒后送进村里。”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蔡漯把水引进李家山再到村里,仅直线距离就达8公里之遥!谈何容易?兴文“蠢子”、“疯子”、“颠子”,骂声一片,不绝于耳。
风言风语动摇不了兴文的决心。在村两委会上,他首先拿出10万元钱交给村会计手上,诚恳地说道,“我带头先拿出钱来,请支书和其他几位也自愿垫付一些钱,作为启动资金。不向老百姓摊派一分钱。等自来水进村入户再按水表个数交入户费”。在他的感召下,支书和其他两委干部纷纷取出自己的积蓄,很快凑足了29万元。工程得到镇政府和县卫生局、水利局、自来水公司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从水质检测、鉴定,工程勘察,项目立项、启动一系列工作在紧密锣鼓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照顾下,这个工程前期准备进展顺利,很快进入施工环节。50多天后,一个长37米,宽26米,高31米的山体横断面被“切开”。又100多天,一条从村里到取水点长达8千多米的盘山公路修筑成功。然后又N天,蓄水池建成。又N天,主水管等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到工地......
建设自来水工程的两年多时间里。他跑烂了一双又一双“解放鞋”,跑坏了一台摩托车,还跑报废了一台面包车!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吃不香,睡不好。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怎么尽快把自来水工程建设好,把清冽的山涧水送进千家万户,给村民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给自己一个成就感,给心灵来个极大的安慰。在施工中,他坚守工地,陪着工程师吃盒饭,率领施工人员吃干粮,啃红薯,吃粑粑。几次受伤,却毫不在乎。因为操劳过度,作息紊乱,自己的身体险些都出了大问题,他却毫不在乎。就连自己的爱人因囊肿住院动手术,他都没有去医院陪上一晚,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去负责施工。他说,“能让村民们用上卫生的自来水。这是我毕生的追求和梦想。别说出力,就算让我垫上全部的家当,我也心甘情愿!”如今,终于夙愿实现,家家用上了“清甜”的自来水。
“刘兴文,你带头,全村今年烤烟突破600担大关!”2019年春,新到任的党委书记黎登文来到他的农场调研,向他下了个空前的重任务。刘兴文摸摸下巴,又扫扫脑壳,沉思片刻后,意味深长的看着黎书记答道:“可以。我带头,应该冲得上!”刘兴文知道,自己就是全县前10名种植大户之一,只要自己带了头,做做工作,村里几个小种植户会跟上来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11月22日,在镇里举行的烤烟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刘兴文不仅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重奖,而且还代表种植大户和优秀村干部上台做了典型发言。
村里还有贫困村民。他从不嫌弃贫苦人群,总是主动对他们嘘寒问暖,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需要帮助的贫困对象。村民治病向他借钱,他总是慷慨解囊。村民刘木青不会忘记,因为大儿子身患癌症治病返贫,生活困难。这时候,兴文拿出钱来帮助他维持生计,并送他的孙子返校读书,送孙女去县里脱贫学习班补习技术。木青的爱人需要去县里治病,他又主动叫儿子开自己的私家车,无偿地把她送到了县人民医院。刘振国也不会忘记,因为在环境恶劣的矿区打工多年而搞垮了身体,回到家以后总是疾病缠身,生活苦不堪言。自己和爱人都做不了什么事,小孩正在读书,家庭负担压力山大。这时,刘兴文又主动向这个家庭施以援手。50出头的贫困户刘六坤,因股骨头坏死,亟需做手术,刘兴文二话没说,送去了10000元为他交手术费。刘土贵女儿生病缺钱,借走6000元......像这样帮扶穷困人群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仅在他的农场里长期受雇佣的贫困人员就达30余人。
2018年2月中旬,村里在县里工作的部分家乡人成立了“均申兴学育才基金会”,他得知后,毫不含糊地捐赠了2000元。衷心期望均申后裔为国家多出栋梁之才。
2019年,村里举办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他带头捐款1000元,并率领村里的年轻人,下县里采购道具以及音响等设备。在第二届春晚扩建舞台时又慷概解囊,献上2300元。
今年春节过后,一场史无前例防疫阻击战打响。刘兴文,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天天值班守卡不说,还要对村里几处人口密集聚集地,一个一个地去劝导,对外来人员一个一个地进行登记、测体温......
编辑:黄杨
作者:刘宪 老安
来源:宁远县柏家坪镇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ningyuan.gov.cn/content/2020/05/13/723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