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老家的石板路(散文)
2017-06-16 15:26:53 字号:

  我对石板路是有感情的,每次回到老家,总不免要踏上路面来回漫步,重温儿时的温馨点滴,让心灵随思绪追寻旧忆,细品前韵,在往昔的情境中尽情徜徉。

  对于它的渊源“来历”,起于哪年,始于何代,我打小就有详闻。据传,自先人迁居到此,新建家园,成村之初,为了出行方便,出入平坦,宜于生活,同时亦便于农作生产,开创纪元,留福后世,遂根据村落规模的大小,切合房屋住舍的排布,兼酌村内空间的通向,决计在村中通前达后的巷弄里修铺一条“长久”路。心意既定,依谋而行,平整泥土,运搬石料,挖铲堆砌两不误,有些板石本地缺材,则分人外赴别村另寨探访商取,借得“他山之石”,运回适量花纹不一、形状各异的青色石材,石质坚硬无比。至于装卸和抬砌,全是手工操作,其间的辛勤劳苦不言而喻,可见它四百来年的深远“资历”中,不仅凝聚了先贤的智慧汗水,也铭刻了冀望后人乐业兴盛的无限“寄寓”,几多高瞻远瞩。

  当然,石板路的久远“身世”对我并不重要。要紧的是,孩时,由于少不更事,不问生计,不解世务,不管家用,稚心无忌,几个童伴整天粘在一块,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开心戏耍,满村瞎玩。或东家走走,看铁匠打锄耙;或西家瞧瞧,看大人织渔网。或这儿停停,看木工做门窗;或那儿等等,看人家熏酒缸。全村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留下了调皮的身影和欢快的“足迹”,蹦蹦跳跳,自得其娱。休下后,余兴未了,感觉无聊,数人便凑围起来,七嘴八舌,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小兵张嘎”,“铁道卫士”,天上人间,漫无边际,一个个争先恐后,争相“演讲”,滔滔不止,待到得意之时,格外眉飞色舞。

  姑婆最恼我不听说教,无所“讲究”,不分地方,不理脏净,随处乱坐。而且还不“安分”,“习惯不好”,说话左顾右盼,身体东摇西摆,时不时模仿着电影里的角色,双手比划,学做“姿势”,“声情并茂”,来回晃动。一起身,屁股上“磨贴”的两团泥印比家里的糍粑还“圆整”,犹如中秋的明月,其“美观”程度不亚于画家的妙笔,每回给我清洗衣裤,姑婆总要搓揉半天,自然就免不了心生话语,啰里啰嗦,念念叨叨,我听着最烦。

  但是,在石板路上,就不同了。不管是叠飞机、弹弹子,还是做竹枪、削陀螺,时常半跪也好,坐着也罢,就算是趴在路面,姑婆也绝不会说一句闲话,因为石板上光亮得很,甚至比木凳还干净,可以放心让我“折腾”。尤其“打纸板”最惬意有趣,有时穿衣太多,手劲不爽,为了“减负”,外衣一脱,顺手一丢,袖子一挽,轻松上阵,却并不担心衣上沾满尘土。一番“鏖战”,输了精光的羞悻离去,胜利者神采飞扬,揣含几许“骄傲”的心性,套上衣服,不用拍打,一溜烟跑到自家门口。我有好多次“满载而归”!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历辈乡亲经由石板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出晚归,勤勉劳作,进进出出,周而复始,本着温饱自给的朴真心境和富实宽裕的良好向往,带着春天希望的种子,还有秋天收获的祈盼,诚实农种,躬耕而为。每到作物满季,丰硕累累,看着一担担灿灿金色的稻谷食粮到家归仓,人们乐了,石板路乐了,露出了欣怡的欢颜;看着一箩箩壮实饱满的黄豆花生回屋装袋,人们笑了,石板路笑了,绽出了喜悦的奕貌。石板路携着时空的记忆,证见人们逐年实现了丰衣足食、寒暑有余的淳实“愿景”。

  世间事,时代前行,万象更新。改革春风吹遍了乡村,吹绿了山岭,吹绿了田野,更吹酥了人们的心田,党的惠民政策暖人心。乘着“村村通”的东风和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前几年村里兴修了通村水泥道,为人们过上更幸福的日子再添新活力,也给石板路增添了新“同伴”,交相辉映,互为“珠联”,既各具风格,各有特色,形成鲜明照衬,又相互依存,各尽其能,“顾盼生姿”,“彼此呼应”,相辅相成,构成一对有机统一的“搭档体”。这一“新”一“旧”的“组合”景,就像一“老”一“少”的“天伦”图,彰扬“真情”,悠扬畅逸,烘托得整个村庄越更和谐祥睦,村族长幼越更融融美满。如果说通村道象征着村子靓丽的“青春外表”,那么石板路则代表其质朴的“耄耋内心”,孜孜“奉献”无可替代的正能量,永不移志,吸纳日月精华,久而弥坚,始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传家宝”。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无论时节变换,星移斗转,石板路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操守”,秉持前人赋托的原本“使命”,风雨兼程,昼夜如斯,无怨无悔,默默承受着自己肩负的“职责”,时时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在与人“方便”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光阴磨砺,随着历史的推延,愈发显得色泽缤纷,五彩斑斓,似一件高洁素雅的古典文物,独具灵气,独我淡容,非丝非竹自恬愉,不烟不茗自清芬。而今,在科学发展的庄阔道上,石板路以更昂扬的“姿态”和爽朗的“心情”,伴随人们怀着“小康”生活的殷殷憧憬,一同迈上“美丽中国”的新征程,去圆一个全民族共同的“梦”想。

  倘若可以,我愿人生像石板路那样,在岁月的历炼中逐更光鲜,绽放异彩,充涵姿色,蕴满五彩缤纷,色泽斑斓,任时光涓涓流淌,默显性灵,散发风神,淡然自处,不改初衷,于无声无息间领略风月,呈现韵致,非烟非茗自清芬,不丝不竹自恬愉。

编辑:何从芳

作者:何俊霖

来源: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